苦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的根。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西藏。具有清肠燥湿,镇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痢疾,肠炎泄泻,黄疸,湿疹,咽痛,牙痛,顽癣,烫伤。
苦壶卢蔓,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茎藤。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麻疮,白秃疮。
苦天茄叶,中药名。为茄科植物喀西茄SolanumkhasianumC.B.Clarke的叶。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息风定惊之功效。常用于小儿惊厥。
糠谷老,中药名。为霜霉科真菌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graminicola(Sacc.)Schrot.寄生在谷子上所产生的病菌穗。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心烦,口渴,痢疾,湿疹,疮疖。
块茎糙苏,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块根糙苏PhlomistuberosaL.的根或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活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梅毒,疮肿,月经不调。
捆仙丝,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青龙藤Biondiahenryi(Warb.exSchltr.etDiels)TsiangetP.T.Li的带根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冷痛,牙痛,跌打损伤。
棵麻,中药名。为橄榄科嘉榄属植物羽叶白头树 Garuga pinnata Roxb.,以树皮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功效。主治烧伤,疮疡溃烂。
昆明山海棠,中药名。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的根或全株。具有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跌打损伤,骨折,产后出血过多,癌肿,顽癣等。
宽卵叶山蚂蝗,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Podocarpiumpodocarpum(DC.)YangetHuangvar.fallax(Schindl.)YangetHuang的全株。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表,利湿退黄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黄疸型肝炎。
苦菜花子,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L.的花及种子。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补心安神,益肝除黄之功效。常用于心神不宁,心慌气短,夜寐不佳,急性黄疸型肝炎。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K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37个,共1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