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字母K开头的中药名

苦楝菌

苦楝菌,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密集木层孔菌Phellinusdensus(Lloyd)Teng的子实体。分布于河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杀虫,解热之功效。常用于疳积,血吸虫病。


中文名称苦楝菌
别名楝树菌、楝树蕈、厚针贝、厚贝针层孔菌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肝、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苦糖果

苦糖果,中药名。为忍冬科植物苦糖果LonicerastandishiiJacq.的茎、叶、根。分布于江苏、湖北、贵州。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疔疮。


中文名称苦糖果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苦碟子

苦碟子,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Bunge)Hance的全草。具有止痛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头痛,牙痛,胃痛,手术后疼痛,跌打伤痛,阑尾炎,肠炎,肺脓肿,咽喉肿痛,痈肿疮疖。


中文名称苦碟子
别名满天星、苦荬菜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苦芺

苦芺,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蒙山莴苣Lactucatatarica(L.)C.A.Mey.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暑热烦闷,漆疮,丹毒,痈肿,痔疮,外伤出血,跌打伤痛。


中文名称苦芺
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
毒性无毒《药性论》
药材分类植物
苦茶叶

苦茶叶,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日本女贞LigustrumjaponicumThunb.的叶。我国各地有栽培。具有清肝火,解热毒之功效。常用于头目眩晕,火眼,口疳,齿䘌,无名肿毒,水火烫伤。


中文名称苦茶叶
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
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性凉。归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苦蘵

苦蘵,中药名。为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angulataL.的全草。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中文名称苦蘵
别名蘵、黄蒢、蘵草、小苦耽、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劈柏草、响铃草、响泡子蘵、黄蒢、蘵草、小苦耽、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劈柏草、响铃草、响泡子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寒
药材分类植物
苦豆子

苦豆子,中药名。为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的干燥全草及种子。具有清热燥湿,止痛,杀虫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胃脘痛,吞酸,湿疹,顽癣,白带过多,疮疖,溃疡。


中文名称苦豆子
拉丁文名Semen Sophorae Alopecuroides
别名苦豆根、苦甘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苦良姜

苦良姜,中药名。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DioscoreaparvifloraC.T.Ting的根茎。分布于云南沪水、永胜、禄劝、开远及弥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痈疖肿毒,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


中文名称苦良姜
别名老虎姜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归肺、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苦竹沥

苦竹沥,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的茎竿经火烤后流出的液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火,解毒利窍之功效。常用于目赤,牙痛,口疮。


中文名称苦竹沥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苦檀子

苦檀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MillettiapachycarpaBenth.的种子。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攻毒止痛,消积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中文名称苦檀子
别名土大风子、冲天子、苦蚕子、猪腰子、日头鸡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热。归脾、胃经
毒性大毒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K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37个,共137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