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利水,消肿,清热散结之功效。常用于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苦连翘,中药名。为藤黄科植物多蕊金丝桃HypericumchoisianumWall.exN.Robson的全株。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膀胱炎,疝气,黄水疮。
苦艾,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中亚苦蒿ArtemisiaabsinthiumL.的叶和花枝。分布于新疆;我国南京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燥湿,驱蛔,健胃之功效。常用于关节肿痛,湿疹瘙痒,疖肿疮毒,蛔虫病,食欲不振。
苦木叶,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叶。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痈肿,无名肿毒,体癣,烫伤,外伤出血。
苦茄,中药名。为茄科植物欧白英Solanumdulcamara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驱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破伤风,痈肿,恶疮,疥疮,外伤出血。
苦树皮,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茎皮。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湿疹,疮毒,疥癣,蛔虫病,急性胃肠炎。
苦白蜡,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凹脉柃EuryaimpressinervisKobuski的叶和果实。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消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痛,外伤出血。
苦菜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L.的根。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血淋,小便不利。
苦菜,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L.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肠炎,痢疾,黄疸,淋证,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乳腺炎,痔瘘,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苦壶卢子,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microcarpa(Naud.)Hara的种子。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利水,通窍,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聤耳,疥癣。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K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37个,共1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