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疟清痢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慈航集三元普济方》卷下。主治痢初起恶寒发烧,恶心呕吐,下痢腹痛,颇似疟疾而并非疟者。
和荣艾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玉案》卷五。主治一切经水不调,或先或后,久不孕育。
和伤治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说约》卷六。主治损伤瘀血,腹胀内壅,红肿暗青瘀痛,昏闷欲死,伤最重者;或打扑气闭已死,先用通关散吹鼻中有嚏者。
和血导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彻》卷一。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理气之功效。主治伤寒蓄血。症见遍身寒热、面白瘦削无神、四肢无力、用他药治疗无效者,或者眼闭目红,神昏谵语,烦躁惊狂,眩晕健忘,鼻衄吐红,背冷足寒,四肢厥逆;胸腹急满,大便黑,小便数。
和中化浊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醇剩义》卷一。主治暑月贪凉受寒,过食生冷,肠胃受伤所致之泄泻。
和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七。主治夏秋之间,肝克脾土,腹痛作泻,变为痢疾,宛如鱼冻,久则红白相间。
化滞和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济阳纲目》卷三十六。具有消食和胃,化湿清热之功效。主治脾胃弱,为饮食所伤,胸膈噎塞,食不运化。症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饮食不化,口干口苦,体倦乏力,大便或泻,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或数。
和血补阴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万氏家传点点经》卷四。主治酒伤肝,病发六脉迟缓,遍身冰冷,皮肤木胀如麻绳捆缚,捏不知痛,或四肢拘急,或遍体肋痛,或胸膈胀满,或吐白沫,或吐酸水,或大便不利,时而自泻,或小便不通,小腹作痛。
和荣抑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玉案》卷三。主治跌坠所伤,心腹作痛。
和荣清火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玉案》卷六。主治痔疮疼痛。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H开头的中药方剂名字只列出前180个,共16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