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朱熹

朱熹古诗文大全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朱熹〔宋代〕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题程烨程燧兄弟双桂书院

朱熹〔宋代〕

君家构屋积玉堆,两种天香手自栽。清影一帘秋澹荡,任渠艳冶斗春开。


训蒙绝句 不改其乐

朱熹〔宋代〕

己私既克本心存,到处逢原与理行。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


训蒙绝句 不能使人巧

朱熹〔宋代〕

学求入处须师授,此外难为尽靠师。但向行时无息处,进前曲折自能知。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

朱熹〔宋代〕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


注释译文

江陵府曲江楼记

朱熹〔宋代〕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时予方守南康,疾病侵陵,求去不获。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按楚汉以来成败兴亡之效,而考其所以然者;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顾乃千里相望,邈不可得,则又未尝不矫首西悲而喟然发叹也。抑尝思之:张公远矣,其一时之事,虽唐之治乱所以分者,顾亦何预于后之人?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是以虽旷百世而相感,使人忧悲愉佚勃然于胸中,恍若亲见其人而真闻其语者,是岂有古今彼此之间,而亦孰使之然哉?
  《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


观黄德美延平春望两图为赋二首 其一

朱熹〔宋代〕

川流汇南奔,山豁类天辟。层甍丽西崖,朝旦群峰碧。


游武夷以相期拾瑶草分韵赋诗得瑶字

朱熹〔宋代〕

秋声入庭户,残暑不敢骄。起趁汗漫期,两袂天风飘。眷焉此家山,名号列九霄。相与一来集,旷然心朗寥。栖息共云屋,追寻唤渔舠。一水屡萦回,千峰郁岧峣。苍然大隐屏,林端耸孤标。下有云一壑,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书,赠我英琼瑶。茅茨几时见,自此遗纷嚣。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二首 其一

朱熹〔宋代〕

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当户碧峰稠,云烟自昏晓。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二首 其二

朱熹〔宋代〕

岩中老释子,白发对青山。不作看山想,秋云时往还。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