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酸藤子,中药名。为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的根及老藤。具有补血调经,强腰膝的功效。主治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咸酸蔃,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果Embelia ribes Burm.f.的根。具有活血,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闭经,痢疾,泄泻,小儿头疮,皮肤瘙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西藏酸模,中药名。为蓼科植物西藏酸模RumexpatientiaL.subsp.tibeticus(Reich.f.)Reich.f.的根。我国西藏有分布。具有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热结便秘,吐血,衄血,便血,疥癣。
斜叶榕叶,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斜叶榕FicustinctoriaForst.f.subsp.gibbosa(Bl.)Corner的叶。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痰止咳,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须叶藤叶,中药名。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FlagellariaindicaL.的叶。分布于台湾、海南。具有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创伤。
细叶桉叶,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Smith的叶。生于稍粘的肥沃土壤、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栽培。原产澳大利亚。具有宣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
杏叶,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Prunus armeniaca L.]或山杏A sibirica(L.)Lam.[Prumus sibirica L]的叶。具有祛风利湿,明目的功效。主治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
香叶,中药名。为牻牛儿苗科植物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graveolensL’Herit.的茎叶。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疝气,阴囊湿疹,疥癣。
香橼叶,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香橼CitrusmedicaL.的叶。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较多栽种。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也有。具有散寒止嗽之功效。用于伤寒咳嗽。
香樟叶,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的叶。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尤以台湾为最多。具有止血之功效。用于外伤出血。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X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68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