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字母T开头的中药名

藤三七

藤三七,中药名。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Anrederacordifolia(Tenore)Steenis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具有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腰膝酸软,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中文名称藤三七
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上三七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温
药材分类植物
藤檀

藤檀,中药名。为豆科黄檀属植物藤黄檀DalbergiahanceiBenth.的茎和根。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理气止痛之功效。茎用于胸肋痛,胃痛,腹痛。根用于腰腿关节痛,心胸闷痛,脘胁刺痛,外用于跌打出血。


中文名称藤檀
别名降香、大香藤、痛必灵、梣果藤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
药材分类植物
藤商陆

藤商陆,中药名。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七爪龙IpomoeadigitataL.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解毒散结,逐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水肿腹胀,便秘,外用于乳腺炎,痈疮,淋巴结结核。


中文名称藤商陆
别名野牵牛、野番薯、柵手、五爪金龙、山苦瓜、百解薯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藤乌

藤乌,中药名。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hemsleyanumPritz.的块根。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镇痛,搜风去湿,补肾壮阳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癣疮,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乳房肿块,高血压,冠心病等。


中文名称藤乌
别名羊角七、老汉揹娃娃、藤草乌、白乌头
性味归经味辛,性大热。归心、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藤乌头

藤乌头,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hemsleyanumPritz.或拳距瓜叶乌头AconitumhemsleyanumPritz.var.circinatumW.T.Wang的块根。瓜叶乌头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拳距瓜叶乌头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癣疮。


中文名称藤乌头
别名血乌、见血封侯、蔓乌头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热。归肝、肾、脾经
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植物
通关藤

通关藤,中药名。为萝蘑科植物通关藤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干燥。具有止咳平喘,祛痰,通乳,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喘咳痰多,产后乳汁不通,风湿肿痛,疮痈。


中文名称通关藤
性味归经味苦,微寒。归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藤五加

藤五加,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藤五加Acanthopanaxleucorrhizus(Oliv.)Harms的茎皮或根皮。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腰膝酸软,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皮肤湿痒,阴囊湿肿。


中文名称藤五加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温
药材分类植物
藤仲

藤仲,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毛叶藤仲ChonemorphavalvataChatt.的根、茎及茎皮。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具有祛风活络,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骨折,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藤仲
别名大叶鹿角藤、枪花药、土杜仲、金丝杜仲、大杜仲、杜仲、银丝杜仲、九牛藤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微温
毒性小毒
药材分类植物
天星藤

天星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萝藦科天星藤Graphistemmapictum(Champ.)Benth.etHook.f.ex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为:催乳。


中文名称天星藤
别名骨碗藤、鸡脚果、大奶藤。
药材分类植物
甜果藤

甜果藤,中药名。为茶茱萸科定心藤属植物定心藤MappianthusiodoidesHand.-Mazz.的根及藤茎。植物定心藤,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调经,祛风除湿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腰膝酸痛。


中文名称甜果藤
别名黄马胎(广东),假丁公藤、铜钻、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黄九牛(广西),电铜钻、黄藤(贵州),走马胎(海南),羊不吃(云南)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入肝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T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80个,共369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