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材

归脾经性凉的中药

碎密花

碎密花,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细花火把花ColquhouniaelegansWall.var.tenuiflora(Hook.f.)Prain的根和叶。分布于云南中南部及西南部。具有解毒止痢,接骨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跌打扭伤,骨折,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碎密花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心、肝、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水翁花

水翁花,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5月底至6月初,采摘带有花蕾的花枝,用水淋湿,堆叠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晒至三成干,复堆闷1-2天再晒,以后晒1天,闷1天,待足干后,筛净残存枝梗。其味苦、微甘,性凉。能够清热解毒,祛暑生津,消滞利湿。


中文名称水翁花
别名水香、酒翁、土槿皮
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性凉。归肺,脾,胃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蓝花棘豆

蓝花棘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蓝花棘豆Oxytropiscoerulea(Pall.)DC.的根。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具有利尿逐水之功效。常用于水肿,腹水。


中文名称蓝花棘豆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脾、肺经
药材分类植物
麦撇花藤

麦撇花藤,中药名。为茶茱萸科植物甜果藤MappianthusiodoidesHand.-Mazz.的全株或藤茎。分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具有调经活血,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


中文名称麦撇花藤
别名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定心藤、邓嘿罕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心、肝、脾、肾四经
毒性无毒
药材分类植物
刺楸树根

刺楸树根,中药名。为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 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的根或根皮。具有凉血散瘀,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肠风下血,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疮疡,瘰疬,痔疮。


中文名称刺楸树根
拉丁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别名刺根白皮、鸟不宿根皮、钉木树根、刺五加、刺楸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肺、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红铁泡刺

红铁泡刺,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RubusmahodesFocke的根。分布于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湿热下痢,头痛及脚气,吐血、衄血及便血。


中文名称红铁泡刺
性味归经味微涩,性凉,归胃、大肠、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绿包藤

绿包藤,中药材名。本品为防己科植物波叶青牛胆的藤茎。拉丁植物名:Tinosporacrispa(L.)Hook.F.etThoms.[MenispermumcrispumL;T.mastersiiDiel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痢;截疟。主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痈疖肿毒;痢疾;疟疾。


中文名称绿包藤
别名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肝;脾经。
药材分类植物
细叶卷柏

细叶卷柏,中药名。为卷柏科植物细叶卷柏SelaginellalabordeiHeron.exChrist的全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平喘,止血之功效。用于小儿高热惊风,肝炎,胆囊炎,泄泻,痢疾,疳积,哮喘,肺痨咳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细叶卷柏
别名柏地丁、地柏枝、心基卷柏、毛利利、金花草、鸡脚草、鸡腱草、四叶草。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凉。归肺、肝、脾、大肠经
药材分类植物
良旺茶

良旺茶,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掌叶梁王茶Nothopanaxdelavayi(Franch.)HarmsexDiels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急性咽炎,急性结膜炎,消化不良,风湿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良旺茶
别名白鸡骨头树、金刚树、梁王茶、宝金刚、金刚散、山槟榔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凉。归肺、肝、脾、肾经
药材分类植物
交连假瘤蕨

交连假瘤蕨,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假瘤蕨Phymatopsis conjuncta Ching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行气利湿的功效。主治尿路感染,尿血,泄泻,痢疾,风湿痹痛,消化不良。


中文名称交连假瘤蕨
别名金鸡脚
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凉;归脾、胃经
药材分类植物

因篇幅关系,以归脾经性凉的中药只列出前180个,共29040个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字母索引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