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摇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小巢菜Viciahirsuta(L.)S.F.Gray的种子。漂摇豆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具有活血,明目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
瓶蕨,中药名。为膜蕨科植物瓶蕨TrichomanesauriculatumBl.[Vandenboschiaauriculata(Bl.)Copel.]的全草。瓶蕨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具有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
披针骨牌蕨,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披针骨牌蕨LepidogrammitischristenseniiChing的全草。披针骨牌蕨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台湾、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止咳,祛风除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小儿高热,肺热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
瓶耳小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的小草。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止咳。用于毒蛇咬伤、疔疮肿毒、感冒发热、肺炎、胃痛。
破碗掌脚树,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affineD.Don[Melas-tomapolyanthumBl.]的全株。破碗掌脚树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肠炎,痢疾,肝炎,疟疾,偏头痛,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难产,宫颈糜烂,乳腺增生,痈疖肿毒,水火烫伤,湿疮,跌打伤肿。
朴消,中药名。为硫酸盐类芒硝话矿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Mirabilite的粗制品。朴消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泻热软坚,泻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胀便秘,目赤肿痛,喉痹,痈疮肿毒,乳痈肿痛,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
朴松实,中药名。为松科植物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VanTiegh.、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Franch.[A.sutchuensis(Franch.)Rehd.etWils.]的球果。秦岭冷杉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等地;巴山冷杉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具有平肝熄风,调经止血,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心神不安,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苹婆,中药材名。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果壳或种子。具有温胃,杀虫,止痢的功效。主治虫积腹痛,反胃吐食,疝痛,痢疾。
朴树皮,中药名。为榆科朴属植物朴树CeltistetrandraRoxb.的树皮。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台湾、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透疹,消食化滞之功效。主治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
朴树叶,中药名。为榆科朴属植物朴树CeltistetrandraRoxb.的叶。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台湾、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漆疮,荨麻疹。
因篇幅关系,以字母P开头的中药名只列出前138个,共13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