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唐代

唐代诗文大全

议文章碑碣词赋

白居易〔唐代〕

  问:国家化天下以文明,奖多士以文学,二百馀载,文章焕焉。然则述作之间,久而生弊,书事者罕闻于直笔,褒美者多睹其虚辞。今欲去伪抑淫,芟芜刬秽,黜华于枝叶,反实于根源,引而救之,其道安在?
  臣谨案《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记》曰:“文王以文理。”则文之用大矣哉!自三代以还,斯文不振,故天以将丧之弊,授我国家。国家以文德应天,以文教牧人,以文行选贤,以文学取士,二百馀年,焕乎文章,故士无贤不肖,率注意于文矣。然臣闻大成不能无小弊,大美不能无小疵,是以凡今秉笔之徒,率尔而言者有矣,斐然成章者有矣,故歌咏、诗赋、碑碣、赞诔之制,往往有虚美者矣,有愧辞者矣。若行于时,则诬善恶而惑当代,若传于后,则混真伪而疑将来。臣伏思之,大非先王文理化成之教也。且古之为文者,上以纫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故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雕章镂句,将焉用之?臣又闻稂莠秕稗生于谷,反害谷者也;淫辞丽藻生于文,反伤文者也。故农者耘稂莠,簸秕稗,所以养谷也;王者删淫辞,削丽藻,所以养文也。伏惟陛下诏主文之司,谕养文之旨,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碑诔有虚美愧辞者,虽华虽丽,禁而绝之。若然,则为文者必当尚质抑淫,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则何虑乎皇家之文章,不与三代同风者欤?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杜甫〔唐代〕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


冰壶玉衡悬清秋。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几度寄书白盐北,


苦寒赠我青羔裘。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


后来况接才华盛。



过小妓英英墓

杨虞卿〔唐代〕

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
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
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刘禹锡〔唐代〕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撚弦花下呈新曲。


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白居易〔唐代〕


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玳瑁床空收枕席,


琵琶弦断倚屏帏。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


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



和卓英英理笙

眉娘〔唐代〕


但于闺阁熟吹笙,太白真仙自有情。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和卓英英锦城春望

眉娘〔唐代〕


蚕市初开处处春,九衢明艳起香尘。


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



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

张说〔唐代〕


旅窜南方远,传闻北使来。旧庭知玉树,合浦识珠胎。


白发因愁改,丹心托梦回。皇恩若再造,为忆不然灰。



将欲再游荆渚留辞岐下司徒

尚颜〔唐代〕


竹锡铜瓶配衲衣,殷公楼畔偶然离。白莲几看从开日,


明月长吟到落时。活计本无桑柘润,疏慵寻有水云资。


今朝回去精神别,为得头厅宰相诗。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

刘禹锡〔唐代〕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


曲奏埙篪处处听。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