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偈
〔唐代〕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
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支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汉有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为。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於恒沙动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水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人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登。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盘心。
观世音□□,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原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心引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陆龟蒙〔唐代〕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飘然兰叶舟,旋倚烟霞泊。
吟谭乱篙舻,梦寐杂巘崿。纤情不可逃,洪笔难暂阁。
岂知楞伽会,乃在山水箔。金仙著书日,世界名极乐。
薝卜冠诸香,琉璃代华垩。禽言经不辍,象口川宁涸。
万善峻为城,巉巉扞群恶。清晨欲登造,安得无自愕。
险穴骇坤牢,高萝挂天笮。池容淡相向,蛟怪如可摸。
苔蔽石髓根,蒲差水心锷。岚侵答摩髻,日照狻猊络。
仰首乍眩施,回眸更辉z8.檐端凝飞羽,磴外浮碧落。
到回解风襟,临幽濯云屩。尘机性非便,静境心所著。
自取海鸥知,何烦尸祝酢。峰围震泽岸,翠浪舞绡幕。
潋滟岂尧遭,嶘嵃非禹凿。潜听钟梵处,别有松桂壑。
霭重灯不光,泉寒网犹薄。僮能蹑孤刹,鸟惯亲摐铎。
服道身可遗,乞闲心已诺。人间亦何事,万态相毒蠚。
战垒竞高深,儒衣谩褒博。宣尼名位达,未必春秋作。
管氏包霸图,须人解其缚。伊余采樵者,蓬藋方索寞。
近得风雅情,聊将圣贤度。多君富遒采,识度两清恪。
讵宠生灭词,肯教夷夏错。未为尧舜用,且向烟霞托。
我亦摆尘埃,他年附鸿鹤。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杜甫〔唐代〕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
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
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
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
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
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初夏游楞伽精舍
皮日休〔唐代〕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俄然棹深处,虚无倚岩崿。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
当中见寿象,欲礼光纷箔。珠幡时相铿,恐是诸天乐。
树杪见觚棱,林端逢赭垩。千寻井犹在,万祀灵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恶。欲照六藏惊,将窥百骸愕。
朅去山南岭,其险如邛笮。悠然放吾兴,欲把青天摸。
紫藤垂罽珥,红荔悬缨络。藓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锷。
斯须到绝顶,似愈渐离z8.一片太湖光,只惊天汉落。
梅风脱纶帽,乳水透芒屩。岚姿与波彩,不动浑相著。
既不暇供应,将何以酬酢。却来穿竹径,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开,龛如鬼工凿。穷幽入兹院,前楯临巨壑。
遗画龙奴狞,残香虫篆薄。褫魂窥玉镜,澄虑闻金铎。
云态共萦留,鸟言相许诺。古木势如虺,近之恐相蠚。
怒泉声似激,闻之意争博。时禽倏已嘿,众籁萧然作。
遂令不羁性,恋此如缠缚。念彼上人者,将生付寂寞。
曾无肤挠事,肯把心源度。胡为儒家流,没齿勤且恪。
沐猴本不冠,未是谋生错。言行既异调,栖迟亦同托。
愿力傥不遗,请作华林鹤。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
李廓〔唐代〕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追逐轻薄伴,闲游不著绯。长拢出猎马,数换打球衣。
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
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
好胜耽长行,天明烛满楼。留人看独脚,赌马换偏头。
乐奏曾无歇,杯巡不暂休。时时遥冷笑,怪客有春愁。
遨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马吹。
莺声催曲急,春色讶归迟。不以闻街鼓,华筵待月移。
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
歌人踏月起,语燕卷帘飞。好妇惟相妒,倡楼不醉稀。
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开琐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请歌牵白马,自舞踏红茵。时辈皆相许,平生不负身。
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
酒深和碗赐,马疾打珂飞。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
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坐车。楼边听歌吹,帘外市钗花。
乐眼从人闹,归心畏日斜。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
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犬娇眠玉簟,鹰掣撼金铃。
碧地攒花障,红泥待客亭。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