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唐代

唐代诗文大全

注释译文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郎士元〔唐代〕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白居易〔唐代〕


仙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


绀发丝并致,龆容花共妍。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非烟。


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


轩昊旧为侣,松乔难比肩。每嗟人世人,役役如狂颠。


孰能脱羁鞅,尽遭名利牵。貌随岁律换,神逐光阴迁。


惟余负忧谴,憔悴湓江壖。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


羁旅坐多感,裴回私自怜。晴眺五老峰,玉洞多神仙。


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我师惠然来,论道穷重玄。


浩荡八溟阔,志泰心超然。形骸既无束,得丧亦都捐。


岂识椿菌异,那知鹏鷃悬。丹华既相付,促景定当延。


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霓旌不肯驻,又归武夷川。


语罢倏然别,孤鹤升遥天。赋诗叙明德,永续步虚篇。



赏析注释译文

山行

项斯〔唐代〕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叉鱼招张功曹(署)

韩愈〔唐代〕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幂幂,拂棹影寥寥。獭去愁无食,龙移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赏析注释译文

红线毯

白居易〔唐代〕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赏析注释译文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唐代〕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洪 一作:红)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两头朱童谣

佚名〔唐代〕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



两头纤纤

王建〔唐代〕


两头纤纤青玉玦,半白半黑头上发。


逼逼仆仆春冰裂,磊磊落落桃花结。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韩翃〔唐代〕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


云木巴东峡,林泉岘北川。池馀骑马处,宅似卧龙边。


夜簟千峰月,朝窗万井烟。朱荷江女院,青稻楚人田。


县舍多潇洒,城楼入醉眠。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


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室好生虚白,书耽守太玄。枥中嘶款段,阶下引潺湲。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绛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兴清湖见底,襟豁雾开天。


魏阙心犹系,周才道岂捐。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注释译文

闻虫

白居易〔唐代〕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