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唐代

唐代诗文大全

注释译文

旗亭画壁

〔唐代〕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
  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癸巳岁吉甫圜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呈集贤院诸学士

李吉甫〔唐代〕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


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岁时忧里换,钟漏静中传。


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赠言因傅说,垂训在三篇。



题第五司户侍御

欧阳詹〔唐代〕


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


骢马不骑人不识,泠然三尺别生风。



赋得池塘生春草(一作陈陶诗)

陈润〔唐代〕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爱雨中新。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江南织绫词

施肩吾〔唐代〕

卿卿买得越人丝,贪弄金梭懒画眉。
女伴能来看新聶,鸳鸯正欲上花枝。


伤贾岛无可

李郢〔唐代〕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何人收得文章箧,


独我来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赏析注释译文

怨词二首·其一

崔国辅〔唐代〕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

李建勋〔唐代〕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忆归。地炉僧坐暖,山枿火声肥。


隔纸烘茶蕊,移铛剥芋衣。知君在霄汉,此兴得还稀。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赏析注释译文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李白〔唐代〕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酬韩庶子

张籍〔唐代〕


西街幽僻处,正与懒相宜。寻寺独行远,借书常送迟。


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寂寞谁相问,只应君自知。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