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清代

清代诗文大全

鹧鸪天 佞宋词痕刻成五卷,书后

〔清代〕

清梦閒凭绝妙辞。无弦琴上说相思。抟成滴滴盘珠颗,抽尽盈盈缚茧丝。花解语,蝶偏知。多情多感断肠时。陶潜晦隐非缘老,杜牧疏狂不是痴。


临江仙·寒水篱根二尺

朱彝尊〔清代〕

寒水篱根二尺,莫愁艇子能容。
纤纤细步到房栊。
青蛾匀黛浅,粉指掠云松。
忆食忆眠忆坐,好春长定相逢。
侍儿一一小名重。
卷衣孙秀秀,灭烛许冬冬。


赏析注释译文

山市

蒲松龄〔清代〕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丙辰秋黄水漫口,奉家慈及眷属寄居徐郡城。丁巳春,公暇赴省,侨居数月,旅窗述怀

陈柄德〔清代〕

久作彭门客,羁心强自宽。莺花春梦老,风雨麦秋寒。吾道一尊酒,生涯半旧毡。故园松菊好,翘首暮云端。


齐天乐 庚午夏五将归湖上留别韩江吟社诸公

厉鹗〔清代〕

平生惯向芜城客,吴丝暗斑双鬓。雪岭才高,青楼句好,那比前人疏俊。吟朋胜引。爱款竹寻题,占花分韵。忽觉归心,一灯摇梦野鸥近。湖山此时旧隐。玉壶凉万斛,红腻莲晕。江雨鸣篷,林风解缆,离绪满于潮信。流连未尽。谢送我多情,熟梅芳酝。弹指秋清,重逢期定准。


秋日同金手山孙小兰游法源寺和手山韵

冯宬〔清代〕

时烟一碧散林霏,马首西山对翠微。稍待朋曹问黄菊,莫论人海化缁衣。沧桑几劫唐余刹,身世都空汉上机。堪叹华亭老居士,僧庐息影竟忘归。


侍郎沈德潜以能诗受知因命编校御极以来诗集既竣事念其年将八帙许之归老吴中赋此以赐

〔清代〕

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向每诵新句,犹然见古风。行歌非杜误,晚达胜郊穷。三载春卿署,扁舟故国鸿。还朝嘉尔信,毓德启儿蒙。辞老思莼碧,遗荣解组红。岂能频强起,且以风谦冲。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


子产

〔清代〕

驿垣坏尽岂无因,慢客羁留恼杀人。东里有词群是赖,晋宫宾馆又重新。谁具文章润色才,有词东里独恢恢。尊严郑命无轻亵,全赖公孙黼黻来。不堪币重困封邻,一纸遗书晋相陈。羞杀范宣无令德,剧怜象齿自焚身。敬恭义惠道兼赅,况复精通政治才。善喻庇身同美锦,何堪学制使人来。子弟田畴诲殖赅,郑人教养仰贤才。公孙毕竟称慈母,郇黍流膏遍草莱。


顺治归山诗

爱新觉罗·福临〔清代〕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登云麓峰望南岳歌

汤右曾〔清代〕

我闻三神山,远在东海东。神仙恍惚路难到,世上五岳蟠胸中。忆临沧溟倚日观,九万曾踏扶摇风。昨辞蓬莱建羽节,阳景一翳迷高嵩。西南万里入罗鬼,似堕幽井窥圆穹。东还云梦吞八九,张乐已在轩辕宫。七十二峰青联属,苍梧天外云蒙蒙。清湘水流环九面,南岳神镇齐三公。灵妖物怪薮藏纳,彤蕤赤幕光曈昽。峰峰低昂宛相次,独有紫盖争祝融。雷泓风穴互开阖,玉书金简留穹窿。岣嵝山尖蝌蚪字,人迹欲到路已穷。使者虚亭花药绕,山人仙骨云霞通。似闻绿发有毛女,不少翠羽来青童。离宫福地入缥缈,目所眺瞩攀跻同。衡阳县前昔骋望,压阵?嵼云排空。仙山咫尺俗缘误,况今百病中交讧。升高视远腰脚软,左右扶掖如衰翁。道人铁瓦缅遗构,拜岳之石高巃嵷。九疑清猿怨遥夜,洞庭落日浮孤篷。汉女幽兰冉冉翠,楚妃泪竹斑斑红。振衣周览穷上下,忽与意思增清雄。人间扰扰等蠛蠓,慎勿变化随沙虫。君不见回雁峰来八百里,挥手欲驾冥飞鸿。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国学经典 www.51sio2.cn
©2025 www.51sio2.cn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联系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